TAIWAN HRJ
 

編者的話(第三卷第四期)

作者:但昭偉

全文:

經過與編輯委員幾次正式與非正式的討論後,我們決定若有適當機會,便 在本刊的「研究論文」部份推出「特別專題」,希望透過這樣的安排,對重要 的人權議題進行更深入、廣泛地探討。在本期中,我們便規劃了「國際人權公 約中文版本內容的爭議」這個特別專題。此專題的成形,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 孫世彥研究員對司馬晉晋、黃旭東教授文章的回應。編輯部針對這個爭論的緣 起、內涵及文章的安排次序有另文說明,於此不再贅述。


除特別專題外,本期另外發表三篇論文。首先是任教於大阪市立大學,同 時也是大阪亞太人權資訊中心副主任阿久澤麻理子教授的文章。由於保障少數 族群――以韓裔居民以及「部落民」(Buraku communities)為主――的法案 因落日條款而失效,許多青壯世代反對少數族群繼續享有優惠的待遇,因而興 起一股鼓動仇恨的勢力,並在網路上形成排外的風潮。阿久澤教授指出,這在 日本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歧視形態。她認為,人權教育工作者應該加以預防、甚 至積極介入處理,以對抗這類新形態的歧視。第二篇論文是台北市立大學教育 系湯梅英教授所著「台灣公民教育的轉變歷程」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戰後的 變動與挑戰(1945–1949)〉。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發表於本刊第二卷第三期; 第二篇仍延續第一篇的討論架構,而將焦點放在 1945–1949 這四年。湯教授認 為這四年是台灣教育「中國化」的關鍵時期。政府在這段期間透過精神國防式 的師範學校,培養忠黨愛國的教師,以實際推動中國化教育,傳遞黨國意識和 民族精神,消除日本殖民的皇民意識,確保台灣人對中國的認同。第三篇論文 為交通大學潘美玲教授的〈錯置的離散:台藏家庭的在台境遇〉,討論台灣妻 子與流亡的藏人丈夫所組成的家庭在台灣的處境。這些台藏家庭經合法婚姻組 成,但外交部卻以「國家安全」的理由,只願意為藏人配偶核發二到六個月的 「停留簽證」,以致藏人配偶無法長期居留,嚴重影響其經濟與家庭生活,受 到的待遇比台灣其他東南亞新移民女性或中國配偶的跨國婚姻更為嚴苛甚至歧視。潘教授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喚起台灣社會對台藏家庭權益的重視。

今年(2016 年)6 月 28 日,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 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以及法律扶助基金會共同舉辦了 「障礙行不行?心智障礙者法律能力的各種兩難」座談會。這個會議主要探討 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國際公約》內國法化後,身心障礙者在民事行為能力 以及刑事行為能力上,應該受到什麼樣的保障?又在落實公約之時,可能會遭 遇什麼樣的困難?應該如何因應?座談會由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亦是本刊 編輯委員的黃嵩立教授主持。三位座談人在保障身心障礙者權利方面都有豐富 的實務經驗,他們分別是翁國彥律師、黃致豪律師,及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的 廖福源先生。本刊獲得主辦單位同意,得以在本期「人權論壇」發表這次座談 會的精彩內容,特此致謝。


在「人權現場」部份,本期共有四位人權運動者分享他們的工作。首先是 服務於都柏林「前線捍衛者組織」(Front Line Defenders)的 Ed Ó Donnabháin 先生。「前線捍衛者組織」創立於 2001 年,旨在協助全球各地受政府迫害的 人權捍衛者(human rights defenders)。Ed Ó Donnabháin 先生除了介紹「前線 捍衛者組織」的工作,也著重分析中國人權捍衛者當前的處境,以及台灣在協 助人權捍衛者的工作上可以貢獻的地方。接下是台灣人權促進會(台權會) 「台灣網路透明報告」專案經理何明諠先生的文章〈數位時代的隱私邊界〉。 何先生藉由健保資料庫以及 ETC 交通資料庫的設置所衍伸的爭議,探討在當前的數位世界中,個人隱私的保護問題。他特別強調,數位隱私的保障不在反對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與使用,其關鍵在於當事人應能保有其資訊自主權,排除政府不當的限制。第三篇文章為基隆市雞籠草根文教協會理事長何燕堂所撰。何老師介紹基隆貴美雜貨店因基隆港務局要求拆屋還地,起而抗爭的始末,並進一步討論所謂國土活化政策如何忽視原居民的居住歷史脈絡,而以法律手段迫使原居民成為「違占戶」,侵犯底層人民居住權的過程及缺失。

在書評部份,首先是本刊編輯委員雷敦龢教授評論《認同的權利》(Right to Identity)。這本書為「法哲學與社會哲學國際學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hilosophy of Law and Social Philosophy)第 27 屆世界大會的論文集,由德國吉森大學(University of Gießen)榮譽教授Paul Tiedemann主編。 由於這是本論文集,雷教授針對該書收錄的每篇文章都作了簡短的評論,並對 全書的編排提出建議。第二篇〈中國知識份子與烏托邦的破滅〉為黃默教授評 史景遷教授(Jonathan D. Spence)的舊作《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 在文章中,黃教授不僅對這本書進行了評論,也提出他對中國知識份子奮力追求烏托邦理想但終究不可得的觀察。最後一篇,為本刊執行編輯李仰桓先生評論美國哈佛大學廼廸甘迺迪政府學院馮雅康教授(Archon Fung)的著作《賦權的參與:再造都會民主》(Empowered Participation: Reinventing Urban Democracy)。馮教授在這本書當中討論了芝加哥在警務與教育方面所推動的審議民主治理;藉由這些地方治理的經驗,他認為規劃完善的參與制度可望進 一步深化民主政治。李先生為本書中文版的譯者,他除了介紹馮教授的理論, 也以台灣的經驗為基礎,對「賦權的參與」及相關的概念提出評論。


最後,本期的「研究手札」因未能徵求到適當的文章,暫停乙次,在此向 讀者致歉。設立「研究手札」的目的,在於鼓勵學者(尤其年輕學者)將尚待 發展的概念或論述先行提出,以獲得學界評論、建議的機會。本刊誠摯邀請有志於人權研究的學者專家投稿,為台灣的人權研究激盪出更精彩的論辯。


Author:

Full text:

最新消息
最新內容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下)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上)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2|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三集|黃于哲
 
看見東南亞移工|專訪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張正負責人|人權群像第三季第六集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1|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二集|黃于哲
 
Professor Yu-Jie Chen’s Multifaceted Career: Researcher, Teacher, and Activist|Professor Yu-Jie Chen|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一集|黃于哲
 
Professor Seymour’s Reminiscence on Taiwan|James Dulles Seymour|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七集|黃于哲
 
推動台灣廢死最前線|專訪林欣怡執行長|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六集
 
台權會十年回顧|專訪台權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施逸翔|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五集
 
台灣人權教育現場|專訪湯梅英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四集
 
學生權益與教師人權培育|林佳範|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三集
 
從友善校園到人權教育|專訪王秀津老師|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二集
 
從國際公約談人權議題及價值|專訪黃嵩立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一集
 
學術研究與公共服務|專訪廖福特||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八集
 
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專訪顧玉玲|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七集
 
海外人權運動四十年|專訪王渝||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六集
 
憲法與國際人權法的匯流|專訪張文貞教授|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五集
 
台灣與國際人權標準|專訪陳玉潔||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四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魏千峯||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三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李念祖|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二集
 
她(他)們還是我們?|專訪陳文葳||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