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HRJ
 

編者的話

作者:但昭偉(台北市立大學教育系教授)

全文:

我們在編輯本期內容時,正逢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草擬這篇〈編者的 話〉之際(2020 年 5 月初),全球確診人數達 338 萬人,死亡病例更超過 23 萬 8 千人。這是場歷史性的全球災難,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更奪走許 多寶貴的生命。在此,我謹代表學刊向所有死者及其家屬致上哀悼之意,也向 各國辛勞的第一線防疫人員表達感謝。

然而,在這個艱困的時刻,我們也要呼籲社會:雖然防疫工作十分重要, 但仍不能棄守對基本人權的保障。由於各國的防疫作為,不可免地包含限縮人 權的措施,有識之士已提醒世人,防疫與人權不應互斥。本刊於日前接獲編輯 顧問 Theo van Boven 教授轉來其合作的「日內瓦促進人權組織」(Geneva for Human Rights)所發出的公開信,提醒我們各種限縮人權的措施,都應遵守合 乎比例與非歧視等人權基本原則;而對於社會中最易受到傷害的人民,也應加 強對他們的保護。

這一期的學刊共有三篇論文發表。首先,政大勞工研究所劉梅君教授有感於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對勞工運動認識不足、尤其對罷工此類勞工集體行動缺乏 瞭解,因而撰寫〈勞動三權的昨日今生〉一文。劉教授首先爬梳歐美的勞工運動歷史,為台灣社會提供集體勞動權的相關知識;接著針對數項台灣罷工行動 中常見的爭論,進行學理與法律上的解析。相信劉教授這篇文章可協助讀者更 加明確認識勞工運動,並思考促進勞資合作的勞動權利措施。第二篇〈國際人 權公約審查 2.0〉,為現任香港大學法學院全球學術研究員、同時也是本刊編 委陳玉潔博士的文章。台灣因為無法參加聯合國體系,因而被迫發展出自己的 國際公約審查模式。這篇文章指出台灣獨特的模式強化了政府代表與民間團體 在審查過程的角色,相當程度上突顯了聯合國現行模式所缺乏的在地參與。陳博士認為,台灣的經驗提醒我們,國際人權計畫實為「地方」與「全球」共有 共享之資產,國際社會必須更加正視地方之主體性。第三篇文章為台齡身心診所吳台齡醫師的田野研究成果:〈以 Nandy 殖民主義心理學來重構矯正學校 的霸凌文化〉。吳醫師長期關懷邊緣少年的處境,也投注許多心力幫助矯正學 校中的青少年。這篇文章以印度文化心理學者、同時也是臨床心理學者 Ashis Nandy 所發展的殖民主義心理學為基礎,解構台灣矯正學校學生的受壓迫敘事,然後重構矯正學校中長期存在的霸凌文化。其途徑在台灣當前的人權研究中較為少見,值得一讀。

在人權論壇部分,本期探討的主題是台灣的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究竟應如何設置,一直是關心台灣人權發展人士所討論的焦 點。經過 20 多年的爭論,政府終於決定將國家人權委員會設在監察院,相關 法制也經過立法院立法並通過,新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今年(2020 年)8 月 正式揭牌運作。這是繼台灣通過兩公約施行法,並建立國家人權報告審查模式後,於建構人權體制上的另一項里程碑。本刊於第1 卷第 3 期(2012 年 12 月 出刊)就曾邀請學者專家撰文,從不同面向討論台灣應如何建立國家人權委員會。迎接此一新的發展,本刊再度邀請五位長期關心此議題的學者專家,就國家人權委員會設在監察院的優劣利弊提出分析與建議。這五位分別為人權公約 施行推動聯盟召集人黃嵩立教授、人權公約施行推動聯盟執行長黃怡碧博士、 東吳大學法律系李念祖兼任教授、東吳大學法律系魏千峯兼任教授以及台北地 方法院郭銘禮法官。希望他們的建言能幫助國家人權委員會的運作儘早步上軌 道,為台灣的人權保障再推進一步。 至於本期的人權現場,很榮幸邀請到五位高中老師分享進行人權教育的心得。第一篇是新北市三民高中劉麗媛老師的〈轉型正義的教與學〉。台灣社會 對於轉型正義向來有頗多爭論,因此在教學上並不容易。劉老師為這個議題設 計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教學方案,值得有意推動轉型正義教學的老師們參考。文章中也引述學生的回饋,顯見這個議題雖具高度爭議,但仍值得引導學生學 習。第二篇文章〈盛世之下,人皆裸命〉,也是轉型正義教學的分享,作者為 高雄市左營高中張芝寧老師與陳子珺老師。與劉老師很不一樣的是,張、陳兩 位老師選擇以國際人權法的角度切入這個議題;劉老師較強調政治受難者的敘事,張、陳兩位老師則側重國際人權規範的思辨,兩種教學途徑各擅勝場。從三位老師的示範,我們知道轉型正義的教學可以有多元途徑,值得教師與學者進一步探討。第三篇文章〈淺談人權教育的理想、現實與未來〉,作者為台北市內湖高中周維毅老師。周老師在這篇文章中反思公民科(以及公民老師)在教育中的定位,然後進一步衍生他對校園人權議題的觀察、檢視新課綱所規劃 的人權教育、最後分享他所規劃的人權教育課程。周老師建議政府仍應加強人 權教育的師資培育與課程發展,並關注校園人權文化的建立,以進一步具體落 實人權教育。最後一篇〈人權研究生在高中校園的人權教育經驗〉為台灣同志 家庭權益促進會朱家瑢主任的文章。這是朱主任就讀東吳人權碩士班時,在高中兼課的經驗。朱主任在文章中提到,她接觸人權教育與本身的經驗有關,而 這樣的經驗影響到她帶領學生學習人權的方法。這篇文章同時描述了學生接受 人權教育的實況,也包括一些頗為敏銳、有趣的觀察。

本期的書評有三篇。第一篇是本刊編委李仰桓博士評論 Audrey Osler 教授 於 2016 年出版的 Human Rights and Schooling 一書。Osler 教授在這本書中討論如何在多元文化社會中進行普世人權的教育、並建構有利於追求社會正義的 學習環境。李博士指出,Osler 教授十分強調人權教育作為一種政治行動,其 目的在於推動社會正義的實現;與此同時,人權教育也應該回到教學者與學習者本身的生活脈絡,如非如此,國際人權規範便不容易與個人的生命經驗產生 連結。第二篇為東吳人權碩士班學生吳佩儒同學評論陳瑤華教授的著作《人權 不是舶來品:跨文化哲學的人權探究》。陳教授在這本書中透過跨文化途徑論證人權的普世性。吳同學在評論中先簡介全書的內容,接著呼應陳教授的觀點,對於台灣社會常常糾結於「人權是不是西方文化產物」這個老問題,提出她的看法。最後為中央廣播電台主持人詹婉如評論陳文珊教授的《獅子山下的 反抗手札》。陳教授在客座香港中文大學期間,正好遇上反送中運動。陳教授不但親身參與,也從台灣人的角度提出她的觀察與心得。陳教授本身為神學研 究者,她在書中納入宗教觀點,於同類書籍中呈現出相當不同的視角。詹小姐為資深廣播電台記者,多年關注人權議題,曾多次奪得重要的新聞報導獎項。 相信她的引介,能協助讀者更瞭解陳教授這本書,也提醒我們持續關心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發展。


Author:

Full text:

最新消息
最新內容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下)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上)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2|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三集|黃于哲
 
看見東南亞移工|專訪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張正負責人|人權群像第三季第六集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1|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二集|黃于哲
 
Professor Yu-Jie Chen’s Multifaceted Career: Researcher, Teacher, and Activist|Professor Yu-Jie Chen|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一集|黃于哲
 
Professor Seymour’s Reminiscence on Taiwan|James Dulles Seymour|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七集|黃于哲
 
推動台灣廢死最前線|專訪林欣怡執行長|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六集
 
台權會十年回顧|專訪台權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施逸翔|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五集
 
台灣人權教育現場|專訪湯梅英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四集
 
學生權益與教師人權培育|林佳範|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三集
 
從友善校園到人權教育|專訪王秀津老師|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二集
 
從國際公約談人權議題及價值|專訪黃嵩立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一集
 
學術研究與公共服務|專訪廖福特||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八集
 
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專訪顧玉玲|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七集
 
海外人權運動四十年|專訪王渝||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六集
 
憲法與國際人權法的匯流|專訪張文貞教授|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五集
 
台灣與國際人權標準|專訪陳玉潔||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四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魏千峯||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三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李念祖|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二集
 
她(他)們還是我們?|專訪陳文葳||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