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權 群 像
 

從友善校園到人權教育|專訪王秀津老師|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二集
台灣人權學刊編輯組

摘要

王秀津老師是推動校園人權教育的重要先驅,從台灣校園到香港校園,一路都能見到她致力於此的軌跡。本文共有六個要點:一、教育現場的人權問題,在於教師對人權的觀念不夠清楚,信心也不夠,因此需要師生一起學習、成長;二、王老師曾經與國小教師團隊推動「校園廁所隱私宣言」活動,從概念發想到執行,過程皆可供校園人權教育參考;三、香港校園中的人權教育,民眾對人權有清楚的共識,因此互相尊重;四、香港社會中的兼容文化,來自中西文化的衝突與融合;五、台灣社會的人權教育行之有年,已漸漸開拓新的格局;六、後記-走出台灣邁向國際,人權教育能帶給人們真正的快樂。

關鍵字:友善校園、人權教育、隱私權、身體主權

壹、前言

王秀津老師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現為香港弘立書院華語教師,曾任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兼任講師、臺北市吳興國小教師兼輔導主任、臺北市大安國小教師兼訓導主任、教育部第三屆人權教育委員會委員,學術專長為華語教學、人權教育。

王秀津老師在任教早期就開始推動人權教育的工作,從思緒的發想、企劃的建構、方案的執行,都參與在其中,等於是人權教育的種子師資。這一批早期人權教育的種子老師,曾經到台灣各個縣市辦理工作坊,並且邀國中、小學的老師、校長一起座談,工作坊也在金門、馬祖、澎湖等外島辦理。從2000年開始,王秀津老師在她任教的學校裡,帶領國小學生進行一系列的體驗課程,讓孩子們在校園中體察人權教育的重要,以及人權教育對生活的影響。王老師在推動人權教育的同時,也兼及和平的教育,是台灣社會中,開創校園人權教育的先驅者。

貳、教育現場的人權問題

王秀津老師會接觸到人權議題,是從台北市立大學的培訓課程開始,因為這個課程,開始帶領王老師思考,什麼是身而為人最基本的權利,這樣的權利如何指引民眾過上好日子。有這樣的引導以後,又有一個機緣,跟黃默教授、湯梅英教授一起辦理高中教師人權營的人權培訓課程,接觸到更多的教育現場狀況。王老師舉了一個現場的例子,高中生在意的是老師當眾誦讀他的信件,從人權的角度是非常好理解的狀況,因為這樣涉及到學生的尊嚴及隱私權。不過在那個時代的老師,並沒有這方面的觀念,老師們只是想解決學生的行為問題,並沒有考慮過這麼做會傷害學生的尊嚴,甚至認為這只是小事情。類似像這樣的生活中的案例,更加觸動王老師,使她深感推動人權教育是一個必要且急迫性的教育工作。

在這之後,王老師開始花了很多精神推廣人權教育廣,她記得黃默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人權教育要在35歲以前。」為什麼是35歲呢?這裡是指學校裡的孩子是人權教育的重心,而不是社會上的人士。因為社會上掌握權力的人,大多是35歲以上的中壯輩,35歲之前的人,不論是在校園內或社會上,比較是權力的弱勢族群,他們的人權或自主權很容易被忽視。所以人權教育的種子越早播出去越好,最好播在小學、中學、高中,才能有實際的影響。王老師正好是一位國小老師,她覺得眼前就有一片田地可以播種,應該立即動手。但是在學校裡,要如何實施人權教育,手邊並沒有具體的教材,王老師便自己動手設計。

在國中、國小推動人權教育,是一個關鍵議題,因為現今的校園中,比較少看到老師協助學生澄清基本人權概念、倡導人權價值。在2013年、2017年時,為了審查《兩個國際人權公約》國家報告時,邀來的國際學者、專家,就曾提出這個議題,他們認為台灣的國中、小學,缺乏人權教育,社會大眾也應該多關注人權價值、人權的精神。而人權價值的倡導,不能脫離歷史性的描述,但也不能只以歷史性的描述概括一切。因為推動人權教育,不僅要取材過去的一些事實,現在發生或未來可能發生的議題,同時也要重視。

參、校園廁所的隱私宣言

有位老師在台南的高中任教,他除了跟教育部公民資訊中心有合作關係,也協助任教的高中推動公民教育,然而這位老師說過,現場老師最困惑、最沒有把握的部分就是基本人權與國際人權,而且很多時候,老師們只從法條上、法律上來探討人權,老師們甚至認為自己沒有法律專業背景,沒有辧法對學生闡述人權。其實人權的基本價值包括隱私權、個人尊嚴、個人自由,這些離我們都不遙遠。因此王老師就隱私權的部分,設計了一個活動,活動主旨希望學生從認識自己開始,再來檢視身體的隱私權,以及校園裡的隱私空間,並且在學校廁所的張貼隱私宣言。在老師的解釋下,藉由四本繪本協助學生了解校園裡的隱私權,以及隱私的界線,如果觸及了自己或他人的隱私,會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又會發生什麼不可彌補、不可恢復的情況。讓學生們自己意識到生活周遭的問題,以及體會隱私的重要,除了捍衛自己的隱私,也要懂得尊重他人。

其實這個活動的發起是在老師們的社群團體中聊起來的,老師們藉由幾次的座談,談論如何帶領學生了解隱私權、如何行動、校園裡面有什麼情境是可以借用的。談論的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針對課程內容的討論、教材的選擇、教學的方式。當時有幾位大學教授知道後,也大力支持老師們做這方的教學發展。第二階段就是在課堂中進行教學,老師們找出四本合適的繪本,一本是《不要親我》,內容是關於身體的隱私;再來是《邊界》,不只人與人、人與物有邊界,其實物與物之間也有邊界,譬如高速公路收費區就是二個地方的邊界,讓孩子知道隱私就是涉及人與人的邊界;第三本是《斑斑的地盤》,這裡的內容講到隱私權是非常個人的,學生們可以標舉自己的隱私範圍,每個人的隱私範圍都不一樣,然後以他們標榜的隱私範圍,去探討可能的結果,會有利益或是損害,讓學生思考當我要去主張這個權利的時候,同步思考一切的利弊得失,然後再來調整原先設定的範圍;最後是《畢老師的蘋果》,這裡討論到謠言對他人的的影響,書中的畢老師的聲譽就被謠言影響了,這個部分讓學生們整合了尊重、尊嚴、隱私都是息息相關的。

在老師們為學生建立了這幾個基本概念後,正好學校工程有個契機,讓學生在生活中捍衛自己隱私的權利。當時學校有一座號稱五星級的廁所剛蓋好。王老師是學校的處室主任,就與校長及其他主任一起驗收廁所,那座廁所的入口建得像古代的拱門,十分的漂亮。正好有位學生從廁所旁邊經過,就說:「我在那裡上廁所,不就會被人家看光光!」原來男生廁所的小便斗雖然有做區隔,但沒有門板,從外面的確看得到男生們上廁所的所有動作。這位學生很快的察覺自己上廁所的隱私會曝光,這也帶給主任們和校長很好的提醒,於是他們很快的檢視各個可能會曝光的角度,並採取一些改善措施。王老師接著思考,除了這座新蓋的廁所,學校裡的其他廁所是不是也存在這些問題呢?所以他們開展了一個「廁所大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們共同檢查全校廁所的隱私、安全問題,看看哪裡門檻有高低差,哪裡的置物架容易讓人踩在上面,變得可以偷窺隔壁廁所的動靜,或是哪裡的廁所,常常會有女生二、三個擠在一起講悄悄話,因為學生們也會想要有比較個人的空間。在一連串的檢查後,引起瞿德淵校長的重視,他說:「既然學生們發現這些問題,搜集到這些資料,那麼之後學校要整修時,就要把這些意見納入考慮。」校長還邀請了建築師來到學校,由每班派出三個代表整合「廁所旅行團」的意見,帶到會議室提出建議,當天還有校內直播,讓沒辦法到會議室的學生可以同步參與討論。

讓王老師印象中很深刻的地方,除了學生們用心彙整出的意見之外,還有建築師提到的觀念,他說:「廁所是一個重要的地方,每個人一生一世都離不開廁所,要在廁所過度很多時間。廁所同時也是最考驗私德和公德的地方,最能夠展現一個地方的文化水準及素養。」王老師一開始對廁所的定義,只是一個跟隱私有關的地方,沒有想到廁所竟然是一個尊重人權的教育場域和素材。經過那次的討論後,加上建築師的協助,學校很快的將這些問題改善了,大人們也跟著這些孩子進行一次特殊的學習之旅。

除了硬體設施的改變,廁所隱私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靠態度改變?像是有些調皮的學生會跳高偷看隔壁廁所,或是低頭偷看門縫底下,類似這方面的問題,是與學生的行為、心態有關係。所以王老師帶著全校做了一個連署的活動,並且由六年級的學生到全校的每一個班級宣導隱私是什麼、我們在廁所應該要有哪些的態度,譬如說要敲門、男生不要到女生廁所去,共有五條校園廁所宣言[1],最後大家也把廁所宣言張貼在每間廁所,隨時提醒孩子共同遵守。大家在經歷了繪本的學習、檢查廁所、改善廁所到張貼宣言等過程,這對於全校師生來說,將會一輩子記得。

不論是談身體自主、身體隱私、身體邊界的宣導,到廁所宣言,這些都是非常領先的作法,校長的支持成為功不可沒的力量。因為校長是學校的關鍵人物。如果他不願意支持人權教育,人權教育也就難以推動。這樣良善的活動,很值得推廣下去。王老師知道苗栗縣的學校,也有一位主任在探討這樣的隱私權,按照他實際遇到情況進行。而2009年,教育部成立了人權教育的輔導團,王老師把這個案例整理參與「校園人權小檔案」選拔,還獲得特優獎[2],藉由這個獎項,也讓這個活動有了宣導性。

肆、香港校園中的人權教育

王老師在2012年受到香港弘立書院的邀請,開始了香港的教職生涯。這所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班都有,而高中部每年會有為期一週的「人權週」,活動內容以藝術科為主。讓學生藉由藝術創作表達他們對人權的理解,之後學校會舉辦一個展覽會,這些成品就在校園裡展示。這種影響是由小而大,從課堂創作延伸到整體校園佈置。弘立書院的核心價值為「八德一智」[3],即智、忠、孝、仁、愛、禮、義、和、平;也就是說「八德一智」是為了弘揚中華文化,提倡出來的核心價值。最近這幾年,學校開始思考弘揚「八德一智」的方向,就是全面性的植入西方個人權力,進而形成一個專門的架構,融和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教師們在教學現場,可以更活絡的把負責、公平、合作、和平等概念解釋清楚,讓認知、情意、技能三個領域有具體的形象,這是弘立書院正在進行的方向。

其實這個部分,與台灣人權教育議題融入九年一貫課程、高中課程是相同的處理方式。以時間點來說,台灣的起步更早一點。不過香港社會與國際間的接軌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有很多的社會福利團體或NGO團體也在做人權教育,等於社會的每個角落都能接觸到人權教育。在學校教育的通識教育中,更是融入了人我關係、人與自然關係、人與社會關係、國際接軌、國際相連等概念。依照王老師的觀察來說,整個香港社會對於個人權利有相當的共識,尤其是「自由」、「隱私」這部分,上從政府部門到個人之間都能體現。舉例來說,個人資訊的隱私,是他們很看重的,如果在簽核文件時,需要簽名或填寫資料,他們一定把身體轉過去,這是一個已經內化在生活裡的習慣,台灣社會好像還沒做到這種程度。

香港社會裡的每一個人,在社會裡應該擁有什麼權利,他們都是清晰的,所以當他權利受損的時候,他們會習慣爭取回來。套用一個香港人常用的詞彙「問責」,他們會問「這是誰的責任」。王老師再舉一個例子,學校裡都有小憩時間,就是台灣的下課時間,讓學生稍微休息一下。小憩時間一到,如果老師還在上課,學生一定舉手告訴老師,因為這是屬於他們的時間,學生不允許也不同意老師佔用「小憩時間」。而老師們也不會把「小憩時間」拿來上課、考試,或叫學生來問話。不管學生在「小憩時間」奔跑、打球、玩耍、休息,都勝過拿這個時間學習,這個部分就是一個全民共識,從小學生到成年人,他們都很尊重這個基本需求。

伍、香港社會中的兼容文化

「八德一智」的「忠」,有別於中國傳統「忠君愛國」的觀念,他們更強調負責任的部分,在解釋上本來就已融和中西文化,但在這二年來,學校希望有更具體的展現。其實近百年的學術界,眾多的知識分子都有這樣的想法,就是把西方的價值帶到華人的社會中,也希望能將中國傳統的價值與西方文化有更接近的關聯。這樣的作法已經行之有年。而香港受到英國統治的影響,又與中國傳統風俗習慣不可分割,因此可以理解學校為什麼會做這樣的提議。

然而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人權概念,在香港社會也存在衝突點。只是矛盾的地方往往是不自覺的。香港民眾不斷接受來自二方截然不同的文化,例如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遵從敬老這件事;對於公共安全的觀念又是來自西方。若以結婚這件事來說,香港民眾結婚是很辛苦的,早上的時候完全遵照中國傳統儀式,新娘穿戴鳳冠霞帔,到中午時候,還要請閨蜜來吃飯,話別單身。到了下午的時候,又轉化成西方禮俗,要去公證結婚,由律師舉證等等。所以在這個社會裡,通常是「兼而有之」處理中西文化衝突,人們過著傳統生活,又引進很多西方的法治概念。

王老師接著分析,如果說香港社會是一個高度自律、全體都恪守自尊尊人的文化,她個人也是存疑的。這個地區仍存在許多偏見和歧視,只是民眾對於這個部分不太自覺。香港算是小型政府,不是大型政府,民眾對政治也不太感興趣。至於學校的運作型態跟台灣完全不同。在香港,有的學校是官方辦的,有的是受政府半資助的,有的則是完全由社會團體主辦的。跟台灣相比,他們在辦學上算是自由市場,台灣幾乎很少有完全獨立運作的學校,因此教育的自由空間也限縮不少。

陸、台灣社會的人權教育

在王老師回到台灣的期間,參與過不少教育系列的活動,今年(2019)夏天應國家人權博物館邀請,還舉辦了一系列兒童教育相關的活動。不僅如此,王老師算是跨足香港跟台北這兩座城市,社會上有關人權的教育活動、童書繪本的教育啟示,王老師也都參與了不少。

王老師於2019年參與了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的兒童人權電影院,這是一場以兒童為宣導對象的活動。主辦單位希望孩子除了認識自己的個性,了解自己的情感、思想,要也對自己的權利有些基本認識,從電影欣賞、電影導讀到電影工作坊的討論,這三個部分,王老師都有參與。同一個場次裡的孩子年齡分布蠻大的,從學齡前到高中生都有。但是電影的內容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關注,因為這些電視都是得獎作品,製作水準都蠻高的,並且將權利的觀念鋪陳出一層又一層的豐富性。王老師在電影導讀的部分,導讀了《我想有個家》、《我的意外爸爸》二部電影。老師發現這兩個場次,來了蠻多家長,因為活動本身就很歡迎親子共讀。王老師就問了主辦單位,想要了解這些家長是否住在附近?是因為週末有空就來參加,還是有其他學習目的?後來王老師發現,有好幾組親子來自民間幾個共學團體,這些共學團體的很積極報名,他們希望孩子都能對兒童權利有清楚的認識,也能保護自己。在了解家長的需求後,王老師就盡量引導孩子認識自己權利的時候,也有辦法在第一時間處理權利衝突的事情。

以這次的經驗來看,王老師覺得台灣的人權教育已經有了很大的跨步,不論是教師或民眾,已經不是擔心自己沒有法律背景而不敢談論人權的時代。因為人權觀念對於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是一項生活需求,也是一個必要知識的常識,如果能夠充份了解人權內容的話,民眾對於改善自己的生活情形,也會有具體的幫助。不過就工作坊的討論內容來看,王老師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成人對於基本人權有哪些內容、權力的分配孰輕孰重等等,是比較模糊的。

在工作坊中間,王老師還會邀請民眾分享他們的個人經驗,由於民眾談的都是真實情形,也與生活的遭遇有關,更可以感受到人權與生命、生活緊密結合,不然光講理論,一般人很難感受到切身的需要,如果連結真實情境像,就比較有體會。而《我的意外爸爸》這部電影,即使是很小的孩子都專注的看,因為他們的家庭裡,也有一個類似或者不一樣的爸爸,所以由電影來帶動人權的學習,是一個很好的策略,也比較能夠取得普遍性的共識。在王老師回到香港之後,也把《我的意外爸爸》介紹給班上的學生,這群五年級的學生也能做到很深入的討論,這二十個學生各自有不同的經驗,他們覺得如果撇開血緣、血統關係,他們會很珍惜經常接觸的人。因此可以了解這部影片重新探索人的價值,而且不是停留在很表層關懷而已。

柒、後記-走出台灣邁向國際

這一連串的教學經驗,王老師表示自己也不是無師自通,一切的方法都來自過去學習經驗的累積,像是過在人權教育教學經驗,或是繪本作者帶來的啟發。因為過去幾年,王老師一直在推動人權繪本,不論是作者或是譯者,他們對於議題的表達和傳播都有深層的體會。而台灣一位從事翻譯二十幾年的林真美老師,本身也兒童繪本作者,標舉著兒童權利,也帶給王老師長遠的影響。要將人權教育引入課堂裡,不論是使用繪本或影片,都是很好的媒介,也兼具社會教育及兒童教育的意涵。

至於《我想有個家》講的是身分權,不過談起身分權的話,非常艱澀,但是電影就讓觀眾有很清楚的感受,如果因為成年人的疏忽,導致兒童沒有身分的時候,是寸步難行的。如果我們沒有觀看電影,以我們的生長環境,一切似乎是生而有之,實在很難體會身分權到底有什麼影響,也無法體會沒有身分權的人是舉步維艱的。從身份權的不可或缺,也許進一步的關心新住民或移工的人權問題,包括他們居住在台灣是否能享有健保,工作薪資是否被仲介層層剝削,台灣需要他們的勞力,相對的,我們應該也要提供給他們最基礎的保障,這是不能不面對的現況。

台灣社會把人權教育拉進校園,已經二十幾年了,以亞洲地區來看,應該僅次於日本吧。人權教育當然不能停留在一個學年舉辦一個人權週,除了普遍、基礎的人權教育,教師們要不斷關注社會上的動態,還要帶著學生們認台灣這塊土地,等有一天走出台灣,邁向國際時,有了這些學習才能行遍天下,也才能享有自主性的快樂。

 


[1](1)不論女或男,不任意走進異性廁所玩。

 (2)隱私要保,門要鎖好。

 (3)上廁所輕敲門,保障自己和別人。

 (4)上廁所不偷看,對你對我才是好。

 (5)上廁所沖水和洗手,大家心情一定好。

[2]中央社記者翁翠萍(2007/4/26)報導〈發現校園人權小檔案,吳興國小探討隱私獲特優〉臺北市吳興國教學團隊從隱私角度切入,帶領小五學生探討校園隱私的兒童人權議題,學生都很有想法,並凝聚成「校園廁所隱私宣言」,將於五月二日發起全校連署。這項人權教育過程獲得教育部「發現校園人權小檔案」活動比賽國小組特優獎,今天接受頒獎表揚。今年教育部發現校園人權小檔案比賽活動,將由公共電視基金會把複選出的特優吳興國小及優等國立台東專校、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中、苗栗縣竹南國中、高雄市旗津國小、台南市安佃國小等校得獎事例拍成紀錄片,作為其他學校建立人權教育環境的參考。

吳興國小校長瞿德淵說,為避免隱私權討論造成師生或親子衝突,教師先透過閱讀運動的繪本教學切入隱私概念,使有分寸拿捏與相互尊重的想法,學生即反應為健康檢查擔心醫生當場說出學生的體重、胸圍或隱疾,學校也將在下一次健檢時改善。接著又檢視廁所,對去年新蓋的男廁所,建築師強調通風採光,圓形大門卻使男生覺得被路過的同學「看光光」,要求在男生廁所大門口增加檔板或小推門,並拆掉廁所裡髒髒的置物架,以免有同學站上去偷看別人上廁所,瞿德淵說,學校將在暑假進行補正工程。瞿德淵說,學校廁所工程失誤值得檢討,學校虛心反省並鼓勵學生參與,凝聚成「校園廁所隱私宣言」,內容有「女生男生不進異性的廁所」、「上廁所不偷看、對你對我都是好」、「上廁所沖水和洗手、大家心情一定好」等五項,下週將進行全校公民聯署爭取響應。

[3]中國傳統八德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孫中山等人提出的新八德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皆與弘立書院的「八德」並不完全相同。

 

附錄一

校園廁所隱私宣言教學計畫架構

校園廁所隱私宣言行動

推廣校園廁所隱私宣言

設計理想的學校廁所

對話與反思隱私問題

如何保護個人隱私的原則

實地觀察造成隱私

受侵害的原因

思考在廁所裡身體隱私被尊重的基本標準

了解個人隱私不被尊重的原因

環境設施如何影響保護隱私的行為

廁所與身體隱私的聯想

如何在廁所裡保持隱私

廁所與身體隱私相關性是什麼

資料來源:臺北市信義區吳興國小《校園廁所隱私宣言教學手冊》

 

附錄二

友善校園從尊重校園廁所隱私行動做起/王秀津

壹、前言

歷來臺北市吳興國小教師熱衷於深耕學生內心深處的善念。教師群曾進行了一連串的社區調查性行動研究,發展班級輔導課程、自律學習策略、和平課程,組織創造力教師社群發展教師實務知識,她們試圖深耕學生「隱私權利、尊重他人、負責任」入手,輔以行政人員的企劃宣導及教師自主進修活動對教學做評估修正,逐步形塑友善校園行動。

而吳興國小教師聚焦在學生關心的「隱私」議題上,引領學生對與自己有關的隱私事情發表意見,並且,設計一堂「談話會」讓校長和學校建築師傾聽學生對校園廁所設施的主張,甚至,由學生訂定一份「校園廁所隱私宣言」,發動全校師生連署行動,可謂一項人權教育行動學習。

「校園廁所隱私宣言」教師團隊成員,包括校長瞿德淵、教務主任王秀津,以及黃敏、李玲慧、梁家祥、黃珀君、陳尹雯、余德益、葉盈吟、莊韻靜、莊淑婉、楊雅惠、陳嘉珣、廖珊妮等12 位老師,其中王秀津主任及黃敏老師是團隊的靈魂人物。

貳、課程發想

「老師,他偷看我的日記!」、「老師,他到處亂說我的謠言,我又沒有這樣!」這些都是老師們在教室中經常聽到的告狀,且疲於處理的事件,教師們很清楚的知道,歸因於兒童不知道尊重他人隱私,而平日課程又沒有深入的探討過隱私的議題。

且近來報端披露性侵害事件頻傳,教師們認為當事人對自己的身體隱私保護觀念不夠堅定,沒有在第一時間拒絕,或是在事後向他人求援,都是一再受到迫害的緣由,因此,有系統的引導學生有保護個人隱私觀念,懂得主張自己的權利,都是使得這群教師將「認識隱私」帶入五年級綜合活動課程的動機。

參、課程實踐

Barr, Barth, Shermis (1977)認為形溯公民觀點須含有傳遞公民素養、學習特定價值的內涵和培養反省思考能力。尤其是反省思考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透過議題的討論,培養價值判斷與做決定的能力。

而此課程就是在綜合活動領域實施,先由秀津主任提供課程計畫示例及現成繪本教案,先透過繪本故事的媒介讓孩子瞭解隱私權利內涵,再帶入問題討論。著重於學生反思,每次體驗活動後,約花二十至四十分鐘進行討論的過程,讓兒童有足夠的互動可以想得更深入些!課程架構分為三個期程進行,每一次課程以兩節課為單位進行,分上下學期各八堂課為原則。整個課程架構如表一所示。

〈表一〉課程架構表

〈表一〉課程架構表

肆、課程省思

教師們希望學生對於人權的概念,要在不知不覺中習得,而非像授課、演講般,用硬背方式學到的。期待孩子們在提到人權時,是充滿期待、高興的,而非排斥的。更要懂得從生活周遭省視相關的「隱私」問題。那麼,熟悉的題材與學生生活經驗的連結,都是她們實施人權教育時的思考點。

由於團隊成員是同學年老師,教學討論之間既方便且易形成共識。但是,仍有教師擔心進行認識「隱私權利」教學後,可能會受到學生挑戰;有的學生會出現廣泛性或狹隘的解釋隱私與個人自由權利,教師可能會難以回應。

於是,教師團隊以週三「教師自主進修時間」進行了六次教學討論活動。針對課程困境,邀請林佳範教授、王叢桂教授指導,調整教學行動腳步,透過不斷的對話,修正原有行動設計,找到最有共識的廁所空間設施與如廁禮儀,做為下學期的教學素材。

恰巧五年級學生是校內負責掃廁所的年級,又五年級學生正逢青春期,對於異性間的互動,總是充滿期待又怕受傷害。因此,五年級學生發動「校園廁所隱私宣言」行動,利用晨間時間邀請其他年級同學一起連署宣言,呼籲全校師生尊重彼此、維護廁所環境清潔,請大家一起來維護個人隱私。

之後,校長還針對學生建議,做了積極回應,主動偕同學校建築師參考學生的意見:「建議在男生廁所增加檔板或是一個小推門,以確保上廁所的人的隱私權。」在男廁加裝藝術玻璃屏風,使得男生如廁時增加隱密性,新建廁所時,學校建築師更兼顧隱私做了美觀設計(如圖一所示)。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一份子,有受重視的感覺,也更了解自己的表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

〈圖一〉教學實施前後改善廁所設施情形

〈圖一〉教學實施前後改善廁所設施情形

除此以外,此方案獲得教育部「發現校園人權小檔案」評選為國小組特優,可算是獲得打造「友善校園」的肯定。

最新消息
最新內容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下)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上)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2|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三集|黃于哲
 
看見東南亞移工|專訪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張正負責人|人權群像第三季第六集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1|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二集|黃于哲
 
Professor Yu-Jie Chen’s Multifaceted Career: Researcher, Teacher, and Activist|Professor Yu-Jie Chen|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一集|黃于哲
 
Professor Seymour’s Reminiscence on Taiwan|James Dulles Seymour|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七集|黃于哲
 
推動台灣廢死最前線|專訪林欣怡執行長|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六集
 
台權會十年回顧|專訪台權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施逸翔|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五集
 
台灣人權教育現場|專訪湯梅英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四集
 
學生權益與教師人權培育|林佳範|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三集
 
從友善校園到人權教育|專訪王秀津老師|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二集
 
從國際公約談人權議題及價值|專訪黃嵩立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一集
 
學術研究與公共服務|專訪廖福特||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八集
 
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專訪顧玉玲|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七集
 
海外人權運動四十年|專訪王渝||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六集
 
憲法與國際人權法的匯流|專訪張文貞教授|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五集
 
台灣與國際人權標準|專訪陳玉潔||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四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魏千峯||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三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李念祖|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二集
 
她(他)們還是我們?|專訪陳文葳||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