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HRJ
 

編者的話

作者:林瓊珠(中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全文:


Editor's preface

Author:Chiung-chu Li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haiyi)

Full text:

本期得以順利發行,首先要特別感謝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共同合作,我們嘗試從「死刑作為酷刑的一種形式」這個方向來探討死刑議題,分別收錄研究論文和來自不同「現場」的觀察和省思,包括匈牙利死刑違憲判決的介紹、對於死刑的思考、死刑犯監所處境、課堂教授人權教育的省思、以及信福和順的夏日活動。本刊希冀經由不同角度和場域的現場分享,帶領讀者進一步去思考死刑議題。

先回到本期的內容,共收錄三篇研究論文。第一篇是由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張娟芬理事長撰文,梳理匈牙利憲法法院的死刑違憲判決的歷程,文中聚焦在首席大法官拉斯洛‧索游(László Sólyom)的協同意見書重要論證,「生命權與人性尊嚴是一體的,兩者一體才能構成基本權利的真正基礎」,引領讀者一個重要的法律觀點來思考死刑。第二篇文章是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法務主任林慈偉博士一文,以洪當興殺人案為研究個案,指出於實務裁判時,應根據《兒童權利公約》,將兒童最佳利益置於刑罰判定的框架中,考量被告子女主體性,方能真正保障兒童權益。第三篇論文由Canonico等人檢視現行英國國民(海外)簽證(BN(O) visa)計畫政策,作者們肯定現行BN(O) 簽證計畫,但該政策在實踐運作上仍有諸多可加以改善之處,作者們於文中提出具體之制度改善建議,以期BN(O)政策能真正達到該政策之初衷。

如第一段所述,本期人權現場的文章以死刑議題為主軸,共收錄四篇文章。梁家恩教授撰文分享參與「亞洲廢除死刑策略」研討會並和與會者互動交流的過程,進一步思考當前有必要從更全面性的角度,例如照片、影像和「生物心理社會」途徑,省思死刑的成效。其次,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楊小碗專案助理整理多份訪談資料,帶領讀者了解監所現況和死刑犯在監所之處遇,希望藉由本文能讓政府和社會更加關注此議題。林沛君教授一文說明如何達到「以教育內化人權」的課程規劃和授課方式,以有利於創造學生體會和反思,甚至是行動的人權教育學習環境,她並分享以死刑為題所進行的教學嘗試和思考。「信福和順的夏日」是多個民間組織持續救援王信福和邱和順案件所舉辦的活動,由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的羅禮涵專員分享此次音樂會模式的構思,以不同形式對死刑冤案的倡議策略,希望多元形式能觸及更廣泛的大眾層面,帶來更多社會對話。

除了收錄死刑議題相關文章外,也要感謝李明哲先生和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同意刊登李明哲先生於人權星期三講座活動分享的內容。李明哲先生指出對抗極權政體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人權教育,內化人權思維於每個人的日常,方能建構捍衛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的環境。最後,兒少議題近年也獲致諸多關注,很榮幸收到來自實務工作者和學術工作者合作撰寫的現場觀察。陳怡芳女士等人針對安置兒少離園的現行做法點出實務面的困難之處,透過訪談資料深入了解並提出建議。該文認為透過納入參與機會管道,可完善此服務之實踐。透過本文相信有助於讓讀者思考如何建構更友善的兒少環境。

本期收錄一篇劇評和兩篇影評。播出後引發諸多討論的戲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本刊很榮幸邀請到黃昱中律師,從實務上刑事審判角度提出觀劇評論。黃律師指出劇情中不符合現實制度和審判實務之處,相信有助於提供讀者和觀眾相關法律知識的釐清。陳翊晉同學從《德州的梅莉莎》紀錄片,提出對於公平審判原則的觀察和省思,引領讀者省思國內相關案件的情況。《阿根廷,1985》是部聚焦於阿根廷轉型正義的紀錄片,很榮幸邀請到林孟皇法官撰文介紹該片。法官流暢的筆觸點出各國可從阿根廷經驗中學習其處理態度與方式,並進一步回看我國轉型正義工程與可能問題。

自俄烏戰爭以來,徐唯辛教授透過畫作表達對戰事的關注,旅居瑞典的中國作家茉莉根據徐教授的畫作寫詩,本刊要特別感謝茉莉女士和徐唯辛教授,授予刊登詩作和畫作八首,名為〈烏克蘭,每一天〉,透過詩畫記錄戰爭的殘酷,生活於戰禍中的人們日常,艱困中生希望,衷心期待和平早日到來。

最新消息
最新內容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下)
 
中國民主運動研究|專訪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王興中兼任助理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七集(上)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2|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三集|黃于哲
 
看見東南亞移工|專訪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張正負責人|人權群像第三季第六集
 
Professor Kar-Yen Leong’s Witness on Southeast Asia: Part 1|專訪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梁家恩副教授|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二集|黃于哲
 
Professor Yu-Jie Chen’s Multifaceted Career: Researcher, Teacher, and Activist|Professor Yu-Jie Chen|人權群像第三季第一集|黃于哲
 
Professor Seymour’s Reminiscence on Taiwan|James Dulles Seymour|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七集|黃于哲
 
推動台灣廢死最前線|專訪林欣怡執行長|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六集
 
台權會十年回顧|專訪台權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施逸翔|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五集
 
台灣人權教育現場|專訪湯梅英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四集
 
學生權益與教師人權培育|林佳範|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三集
 
從友善校園到人權教育|專訪王秀津老師|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二集
 
從國際公約談人權議題及價值|專訪黃嵩立教授|人權群像第二季第一集
 
學術研究與公共服務|專訪廖福特||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八集
 
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專訪顧玉玲|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七集
 
海外人權運動四十年|專訪王渝||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六集
 
憲法與國際人權法的匯流|專訪張文貞教授|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五集
 
台灣與國際人權標準|專訪陳玉潔||人權群像第一季第四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魏千峯||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三集
 
台灣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應該設置在哪裡?|專訪李念祖|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二集
 
她(他)們還是我們?|專訪陳文葳||人權群像第一季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