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黃默/東吳大學文理講座教授
受訪者:王興中/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採訪稿撰稿人:張妙淨
採訪日期:2022年8月30日
本專題採訪獲「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補助
壹、初入田野:從香港到廣州的迂迴策略
王興中老師回憶起他初次進行中國人權律師相關研究的經歷,坦言自己在當時缺乏田野調查的經驗,因此採取了迂迴的策略。他首先抵達香港,透過訪問當地研究者與專家,建立初步人脈,再前往中國南方的廣州開始採訪。他解釋,選擇從南方出發而非北京,是為了降低敏感性並避免引起當局注意。採訪過程中,王老師透過「滾雪球」式的人脈擴展方式,透過一個介紹一個的方式,逐步與受訪者們建立信任關係。這種耐心與細緻的接觸方式,為他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貳、偶然:研究中的意外助力
在廣州的調查過程中,王興中老師經歷了幾次令他感嘆「有如神助」的意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遇到了一位與張思之律師有深厚交情的律師,並獲得一塊玉石作為「敲門磚」,成功接觸到張思之律師。另一個有趣的經歷是一位在省政府工作的年輕人自願開車帶他前往遠郊訪問勞工律師,雖然後來發現對方是國安人員,但這段協助確實幫助他克服了不少困難。這些偶然的相遇,讓他的研究工作比預期順利得多。
參、依法治國(Rule by Law)與人權律師的抗爭
談到「依法治國(Rule by Law)」的觀點,王興中老師指出,這個概念在中國卻有本質上的區別。在中國,法治並非建立在法律至上與獨立司法的基礎上,而是政府用法律作為工具控制社會的手段。因此,人權律師的角色極為特殊且重要。王老師提到,人權律師往往在民主運動與個體受害者之間架起橋樑,既有法律專業能力,也具備對自由與法治的堅定信念。然而,律師本身的抗爭並不單靠法律,而是依賴媒體、公共知識分子及國際支持的多方協力。他強調,中國的人權律師在面對中國政府的高壓統治下,挑戰極大,但他們的努力仍是中國社會抵抗不公的重要支柱。
肆、北京訪談:知識圈的助力與觀察
抵達北京後,王興中老師的研究進一步加速。在著名的萬聖書園,他偶然結識了賀衛方教授,並參加了一場公共知識分子的聚會,認識了許多想要採訪的對象。北京的知識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觀察視角,讓王老師不僅完成了對人權律師的研究,也對異議圈的運作方式有了深刻了解。他認為,北京的環境雖然高壓,但仍然存在一個緊密聯繫的知識與異議生態。
伍、人權律師的世代與角色演變
總結研究結論時,王興中老師提出,中國的人權律師現象呈現明顯的世代分化。他將2003至2013年視為人權律師最活躍的十年,並分析了這些律師如何在社會運動中充當關鍵角色。早期的律師多受「六四事件」影響,帶有強烈的正義感與貧困背景;而後期的人權律師則更多倚賴媒體、NGO與國際資源的支持。在體制日益收緊的背景下,他們不僅是民主、法治理念的倡導者,更是維權運動中的樞紐力量,將社會不滿與民主訴求結合在一起。